面對種種壓力,票據印刷企業是等待市場轉機還是政府救濟?市場法則告訴我們,要想生存還得靠自己。
2011年10月8日,新聞出版總署與環境保護部聯合印發《關于實施綠色印刷的公告》,標志著我國印刷行業的綠色化進程正式開始。2012年11月,《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 印刷 第二部分 商業票據印刷》標準正式頒布,我國票據印刷行業也走上了綠色化發展道路。從公告頒布到今天,印刷綠色化進程已經走過兩年多的時間,在這期間,印刷企業都遇到了哪些困難,如何克服,今后的發展趨勢又如何?本文將從票據印刷角度出發談談個人的看法。
存在問題
綠色印刷的未來與實施進程固然重要,但是對于票據印刷企業來說,如何進行綠色印刷、綠色印刷的相關技術標準如何應用、企業如何盈利則是更值得探討的問題。
1.資金、人員安置問題。在票據綠色印刷進程中,成本問題一直困擾著票據印刷企業,這主要源于三個方面。一是不少票據印刷企業的設備、工藝較落后,如果按照商業票據綠色印刷標準進行改造,資金投入巨大;二是標準要求的環保原輔材料價格較高;三是認證費用高。
綠色印刷會增加生產成本毋庸置疑,但誰來為這部分成本埋單?從本質上說,應該是消費者,但現時顯然無法做到。即使是政府埋單的教課書印刷,盡管面對物價與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漲,至今也沒有做過調整。而要求企業自行消化,后者顯然缺乏相應的能力。
綠色印刷的推進勢必導致一些票據印刷企業倒閉,倒閉之后,員工面臨著失業,如何安置這些失業人員是票據印刷企業必須認真考慮的一個問題。因此,綠色之路在實踐初期,可能并不會帶來多大的利潤回報,甚至還會出現虧損。這是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
2.技術設備有待更新。當前稅制改革使稅務發票成為熱點,不少省市需要新版稅票,而一些地方又缺乏印刷新版稅票的技術和生產能力。這主要表現在有的票據印刷企業能跨省區招攬業務,效益良好,而有的則無米下鍋,生存舉步維艱。這說明國內—些票據印刷企業現有的技術和設備實力尚不能完全滿足新的市場需求。
生存還需靠自己
面對種種壓力,票據印刷企業是耐著性子等待市場的轉機,還是企盼政府救濟,市場法則告訴我們,要想生存必須靠自己。
1.建立廢棄物聯合處理體系。印刷企業產生的廢品是不可忽視的污染物,如廢墨、廢水及廢膠等化工原料,對此,可模仿國外建立廢棄物聯合處理體系。該體系可對印刷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棄物進行專門收集。紙張等物品可回收利用,膠片、塑料薄膜等難降解、危害環境的物質可統一回收進行資源化處理,不能夠進行資源化處理的廢品可送到特定的廢棄物處理工廠進行處理。
2.環保油墨、工藝和設備并重。在票據印刷行業, 環保油墨和工藝、設備都很重要,不能被分開考慮。企業現實生產狀況表明,新型環保油墨并不能全面取代傳統溶劑型油墨,植物型大豆油墨也只是能在膠印中實現一般的印刷,而新型綠色票據印刷技術尚處于嘗試階段,在環保問題備受關注的今天, 筆者認為可結合油墨、印刷材料等多種印刷要素進行設備的設計改進或升級,而不單單去研發新的環保油墨和綠色材料,或者單純地去改進印刷設備的零部件。
3.注重宣傳和輿論引導。盡管綠色印刷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對大多數國人來說,其仍是新鮮事物,因此,必須加強宣傳,從市場源頭即消費者抓起、夯實市場基礎。另外,還要加強企業領導和從業人員的思想認識,從而使綠色印刷不至于淪為表面敷衍的程序性工作。
4.探索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在已處于微利經營的印刷行業,企業如何消化綠色印刷所需的費用是不能回避的問題。筆者認為,①理性對待國家補貼政策。國家補貼只是起步階段的權宜之計,企業不能長久依賴政府支持。加強宣傳、加快行業標準建設等或可為企業發展指出方向。②關注綠色材料與產品質量的關系。實際上,很多定位高的印企采用高檔原材料,并非完全出于環保的考慮,更多是為了確保穩定的產品質量。
5.重視客戶關系。票據印刷企業應不僅為用戶提供票據產品印刷服務,還應在此基礎上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提高產品附加值。另外,可進一步將網絡和印刷相結合完成營銷或接單等業務流程;開發郵件跟蹤系統,以掌握更多的客戶資源和信息,為客戶提供更為豐富的服務種類;幫助客戶解決難題以及代辦多種業務等。
6.新技術應用與經營緊密結合。為了使新技術應用與經濟效益相結合,印刷耗材是企業重要的調節因素之一,減少廢紙、廢墨、廢液則意味著節約原料和降低成本。為了把資源消耗減少到最低限度,在新技術項目范圍內,應該制定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印刷機的潤版液過濾、新型光伏產品使用和熱回收系統等,這些新技術的應用雖然和印刷沒有直接關系,但是,作為企業正常運作的一部分,最終也會計入產品成本。
票據印刷企業的綠色化進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國票據印刷企業在轉型升級方面還面臨著很多困難,而克服這些困難將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綠色認證是實施綠色印刷的重要途徑,是剛性要求,但企業也不能為了認證而認證,應立足于科技創新和產品多元化的發展方向,在產品開拓、產業鏈延伸等方面深入思考。
相比發達國家,國內票據行業總產值占GDP的比重、人均使用量等指標均處于較低水平,新的市場機會還在不斷涌現。中國票據印刷企業還有時間和機會謀求更大發展,應盡早行動起來。只有滿足了市場綠色環保的需求條件,機會來到時才能更好地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