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按照公平稅負原則,從今年8月1日起,對小微企業中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和營業稅納稅人,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據估算,這將為超過600萬戶小微企業帶來實惠。
這對于一個擁有10萬企業之眾,且大多為中小企業為主的行業印刷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的消息。問題是符合要求的小微印刷企業能獲得多少實惠?
讓我們先來算一筆帳。按照官方報道,實施這一政策,國家年減稅規模近300億元,可以為超過600萬戶小微企業帶來實惠,直接關系幾千萬人的就業和收入。
如果數據準確的話,一年減稅300億元,平均下來1個月可以減稅25億元,那么600萬戶小微企業平均每個月可以節省400多元,一年下來差不多接近5000元。考慮到滿足政策要求的小微企業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一年的營業收入也不會超過24萬元,那么這筆節省下來的開支可以占到小微企業年營業額的2.1%。
如果按照目前相關稅法規定,從事貨物銷售的企業一般征收增值稅,稅率為3%;而服務行業則一般征收營業稅,稅率為5%。那么月銷售額剛好為2萬元的小微印刷企業每年可節省稅款為7200元,最高可達1.2萬元。這對于每年利潤本來就不高的小微企業來說,的確是一筆不小的節省。
這組數據也與蘭州一家小型印刷廠的實際情況相吻合。據該印刷廠經理趙頊介紹,“兩稅”免收后,企業一年大約可節省萬元支出,對他們來說就可多添置一臺印刷機器,極大地調動了生產積極性。據業內人士透露,1萬元的價錢,完全可以購買一臺較為低端國產單色小膠印機,減稅對于這類小微印刷企業起到的影響確實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同樣的案例還有很多。作為湖北省黃岡地區一家小印刷廠的廠長,老陳也表示由于印刷行業不太景氣,廠里每年銷售額大概在15萬元,按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3%的征收率,每年納稅額不到4500元。
從表面上看,老陳的企業完全符合免稅的要求是毋庸置疑的,但據老陳私下透露,如果算上私人交易,也就是沒有納稅的銷售額,那肯定超過2萬元。老陳所在的廠里有兩臺印刷機,忙時會雇用近10個人,平均每個人的工資大概在1400元/月,如果政策紅利將每個月銷售額限定在2萬元,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老陳所敘述的事實也許是目前中國千千萬萬小微企業的縮影。據筆者了解,在小微印刷企業中,偷稅漏稅的現象還很普遍。有的企業主甚至公開表示,如果不偷稅漏稅,企業甚至在很久以前已經倒閉,根本活不到現在。
因此,盡管國家實施這一政策,年減稅規模近300億元,但不管是趙頊,還是老張,都覺得月銷售額低于2萬元的標準,定得還是有點高。趙頊認為,如果能再加大優惠力度,按行業、企業規模不同,分類規定稅率,這樣或許更能讓他們這些小微企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這也代表了大多數小微印刷企業的心聲。印刷行業本來就面臨產能過剩的危機,隨著“錢荒”來襲、產業調整和人力成本的高企等,很多小微印刷企業的日子肯定不太理想,但考慮到此政策已經惠及幾千萬人口,力度已然不小,在短期內國家繼續調整政策的可能性應該不大。看來,“苦難深重”的小微印刷企業想得到更多的實惠還需繼續等待,但單獨依靠國家的政策是遠遠不夠的,一些市場的問題還需市場自身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