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頭部紙企金光集團APP(中國)宣布自10月1日起,其文化用紙價格在9月份的基礎上調漲300元/噸。
此前,太陽紙業、江河紙業、亞太博森等均發布漲價函,宣布9月中下旬文化用紙漲價事宜,并表示10月1日起再調漲200元/噸左右。
“9月份和10月份為造紙行業傳統旺季,文化紙企陸續發布原紙漲價函,主要是受木漿、能源、化工等各類原料價格高企影響,以提價來對沖成本壓力。”卓創資訊分析師常俊婷對記者表示。
采訪中,多家上市紙企表示目前下游訂單情況略有好轉。在成本處于高位的情況下,紙企也在通過多渠道改善盈利情況。
紙企多舉措對沖成本壓力
9月份以來,進口木漿現貨市場行情以偏強運行為主。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9月10日,中國進口針葉漿市場均價為7322.7元/噸,較8月31日的7255元/噸又有所上漲,相較于2021年9月10日的5241元/噸上漲39.7%。
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9月14日雙膠紙均價為6213元/噸,理論成本價格為6822元/噸,雙膠紙行業利潤持續承壓,因此原紙企業紛紛通過漲價來對沖成本壓力。
另一方面,在進口木漿外盤及現貨市場壓力持續存在的情況下,原紙庫存壓力的改善有限。
在成本壓力下,除了通過漲價的方式來對沖、向下游傳導壓力,部分紙廠還通過多種渠道改善盈利情況,比如采購非木漿、增加國產木漿用量、降低原紙開工負荷等,間接減少對進口木漿的依存度,并一定程度上抑制漿價過快上揚。
對于木漿價格的后市走向,卓創資訊認為,因匯率貶值等因素影響,短期內進口針葉漿成本壓力或仍難以緩解,在市場心態影響下,漿價短期將維持高位震蕩格局。
需求方面來看,進入9月份,雖然“旺季不旺”,但需求有所增加仍對市場起到了一定刺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支撐紙價上漲。百川盈孚數據顯示,近期雙膠紙價格有所上漲,如晨鳴紙業上周雙膠紙價格為6600元/噸,較此前一周上漲了200元/噸。
“教輔教材次年春季的出版招標訂單或利好文化用紙下半年需求,有利于釋放紙廠庫存壓力。”卓創資訊分析師張巖對記者表示,文化用紙需求有所提升,紙廠接單情況好轉,也是紙企漲價的原因之一。
頭部紙企布局漿紙一體化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造紙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收7374.6億元,同比增長2.5%;利潤總額為259.9億元,同比下降46.2%。由于原材料成本占營業成本比例較高,上半年紙漿價格的上漲,使大部分紙企增收不增利。
面對持續高位運行的木漿價格,國內龍頭上市紙企也在加快推進“林漿紙一體化”的項目布局。
根據建信期貨對今年上半年木漿系紙企經營情況的梳理,大部分紙企有擴增產能的計劃。其中,太陽紙業和晨鳴紙業不僅產能規模遙遙領先,未來的擴增計劃規模也在百萬噸以上。
記者從太陽紙業方面了解到,公司廣西基地北海園區實施的紙、漿項目在2021年年底已全面落地投產,為太陽紙業上半年的生產經營穩定運行作出了重要貢獻。
另外,今年3月份,公司全資子公司南寧太陽紙業完成了收購廣西六景成全投資有限公司資產的交接工作,標志著公司廣西基地南寧園區“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正式啟動,開啟公司在南寧市投資建設“525萬噸林漿紙一體化技改及配套產業園項目”的序幕。接下來公司會加快項目的備案、環評審批等前置審批工作,爭取相關項目盡快落地實施。
晨鳴紙業也在加速推動漿紙一體化戰略,持續提升木漿自給率以強化成本端優勢。目前公司在壽光、湛江、黃岡等主要生產基地均配有化學漿生產線,木漿總產能達430萬噸。新增產能方面,黃岡晨鳴二期項目仍在推進中,建成后預計新增造紙產能150萬噸/年,以及機械漿產能52萬噸/年。
國元證券分析稱,黃岡晨鳴二期建成后將夯實晨鳴紙業漿系紙龍頭地位,預計后續需求及供需錯配逐步好轉、成本端壓力不斷緩解,或將驅動中短期產品銷量回暖。